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11-25 20:21:0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6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在街上(一年级第二学期P.15)

设计意图:

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左与右,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在设计时,力求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数学知识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由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初步正确建构“左与右”的概念,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与右及身边周围的左与右的基础上,来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与学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这里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然后是与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亚。在完成题2、3后,穿插一个游戏“面对面”,让学生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为完成题4作铺垫。在课的最后,我还是以一个“跟我做”的游戏来结束本课,既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将本课推向又一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空间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

3.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1. 联系实际: 我们已经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与右,下面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站在每个人自己的位置上, 说说你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右边有什么?

(教师示范)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边有窗,我的右边有门。

2. 出示第1题图片,说说图意: 观察图片说说,故事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板书课题:大街上 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么? 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是啊,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安全最重要。

板书: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3. 出示第2、3题: 小丁丁也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在图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题2后核对。 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小巧在哪里?生指出图上的位置 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你能试着做一做这道题吗? 生独立完成题3后校对。

4. 认识相对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 谁能说说老师和我们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

(面对面)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 个 “面对面”的游戏: 这是我的左手,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左手在哪里? 这是我的右耳,用动作来告诉我,你的右耳在哪里? 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两个面对面的物体,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继续进行“面对面”的游戏: 谁能来指一指老师的左眼? 同桌两个小朋友面对面,听口令,指出对方的左与右。

5. 出示第4题: 我们再回到图上看看,小亚站在哪里?(小巧的对面) 和我们小朋友呢?(也是面对面的)

你能说说:小亚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生完成第4题后和核对。

二、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街上”,认识了左与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这 个情况。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自学P43内容

指导方法自学P43

思考:

1、底面积是什么?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是怎么求的?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怎样?

尝试练习试着完成P43的做一做的第2题

  教学内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统一。(完成P43内容及P45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并会灵活地应用公式进行体积计算。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

通过预习你观察到到了什么?

生:图中画阴影部分的那一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底面。师强调:这个面是由摆放的方式决定的。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面积。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的底面积=长×宽,即S=ab)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即S=)

(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统一

思考:我们能不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统一成一个公式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棱长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3.练习:

完成P43“做一做”第2题。讲解:“横截面”通过实物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他的实际意义,懂得一个物体平放,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就叫做横截面,如果竖起来,横截面就成了底面。所以

三、巩固练习:完成P45题8。

四、练习拓展:

1.计算:

2.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长2m。5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新课标第一

3.有100块底面积是42,高6cm的立方体石块。这些石块的体积一共是多少?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的和是48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主动理解并获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得数;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应用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估计有关 ……此处隐藏4116个字……半径、圆心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进一步探索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把握概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在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中提升学力,突显出主体地位呢?在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学习了张齐华、张振宇等老师的课堂实录后,又大胆进行课堂结构的调整,能够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深深地被吸引,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将“半径和直径之间关系”这一环节提前。

在试上时发现,如果按教材内容编排,“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被安排在最后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探索发现环节,而学生在画圆:女生画半径4厘米、男生画直径6厘米时,学生就要根据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来明确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定为几厘米,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我大胆进行了调整,在教学半径直径概念后就直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揭示出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这样适时引领,完全迎合了学生的学情。事实上学生在学习直径概念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两条半径的长相当于一条直径的长。

2、精心准备教具,突破教学重点。

为了让学生体会画圆时要定点、定长,以及让学生直观理解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及特征,我精心设计了两个画圆用的“钉绳工具”,为了让这个“钉”既能起到固定的作用,又能让绳子灵活旋转,我特意跑到裁缝店取来了两个有孔的铁线圈,又买来绳子和牛筋。事实上我的功夫没有白费,课上当我用“钉绳工具”和同学展开比赛时,我画的圆和学生画的歪歪扭扭的圆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那位聪明的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老师,我们用的绳子是牛筋的,有弹力,怪不得画不圆呢?”在同学的笑声中,大家深刻体会到,要画好一个圆,关键绳子的长度不能改变,同样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也是固定不变的。从而使学生在做数学中深刻体会了同一个圆中半径不变的特性。

3、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本节课中,我时刻注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首先,课前我安排了一组图片欣赏--《美妙的圆》,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的圆、建筑设计中的圆、工艺设计中的圆、标志设计中的圆、工业生产中的圆、科技中的圆,让学生从感官入手,直观接触圆,亲近圆,接着,我在让学生找身边哪些地方看到圆时,突出了球和圆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球是立体图形,圆是平面图形,球体的切面才是圆形。在学生探索发现圆的特征后,我引导学生思考:汽车轮子的面为什么是圆形?汽车的车轴应装在哪里? 让学生体会在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4、做一个虔诚的引者。

课堂上,我始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有意识地把学生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而不是一味注重数学知识的传递,尽量避免让枯燥乏味成为阻碍学生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教并探索着,我会继续努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能根据题目的特点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引入

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谁知道什么是估算呢?

生答:就是估计着算,大概的算一下。

生答:就是求咱们刚学的近似数。

生答: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也只要算出近似数,不需要算出准确数。这样的计算叫估算。

创设情景

学校开展为灾区捐款活动,一年级捐款714元,二年级捐款987元,两个年级捐款共约多少元?

师:你能帮老师估算出结果吗?

生:714+987=1701

生:714+987≈1700,把714看成700,把987看成1000。

师:同学们,你们说哪种方法对呢?

生1:第一种对,算得很正确。

生2:第二种对,现在要我们算得是大约多少元。

学生展开讨论

师总结:在加法估算的时候,就是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后,再进行计算。

深入探究

1、引出乘法估算

师出示问题:三年级每班平均捐款202元,4个班大约多少元?

师:请你试着估算出他们的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02看成200,然后200×4=800元

生:乘法估算和加法估算一样,把要估算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计算。

小组合作练习

你现在知道了乘法估算的方法,那就来完成下面的练习吧!

师出示练习题,

妈妈要买5袋饼干,每袋1元8角,带多少钱合适?

要求(1)你试着估算;(2)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练习估算705×4≈2800298×3≈90099×299≈3000301×11≈3000

师:你们的答案都一样吗?

生: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谁能说一说,为什么用相同的方法而得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因为前三个算式都只有一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所以得数都一样。而后两个式子都有两个数接近整十整百,有的同学只把其中一个数看成整十整百了,所以容易弄错。

师出示例11

生:列式解答

生1:58≈6060×3=180(元)

生2:50×3=150(元)8×3=24元150+24=174(元)

师:用这些钱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74元,够不够。

学生解答,并汇报结果

生:200元钱不够

  三、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回答

生:学会了乘法估算的方法。

生2:要想把乘法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接近,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生3:我们生活中如遇到要估算的情况,我们知道怎么做了。

教后反思:

从现在学生们的情况来看,他们习惯于精确计算,对估算的意识很淡薄,对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还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使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都“不太习惯”。具体表现在:估算方法的运用不灵活,要求估算结果却进行精确计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明白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弄清精算与估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估算,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但估算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一个长期的练习与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经常的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景与机会,作为估算的起始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感受估算的意义与价值。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总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